標題: 中国难产曼德拉,呼唤吴登盛
hrs
註冊會員
Rank: 1


UID 17
精華 8
積分 80
帖子 2135
閱讀權限 10
註冊 2010-7-5
用戶註冊天數 5062
用戶失蹤天數 2295

113.96.203.76
分享 
發表於 2013-12-12 14:45  資料 私人訊息 
中国难产曼德拉,呼唤吴登盛
中国难产曼德拉,呼唤吴登盛

作者:归航-缅甸


发表于《缅甸中文网》 http://www.md-zw.com/thread-12947-1-1.html

哲人其萎。人生易老天难老。
搏击天空的大鸟已经隐匿在飘渺的云端,留下宁静的天宇,广袤而又寂寥。
曼德拉已离我们远去,但是他背后的世界,仍然纷争不休。据说曼德拉的葬礼,是近现代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隆重的葬礼,据说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元首均表示在身体健康时一定参加。足见其强大的人格魅力。

而在曼德拉一生中,其最被世人认同的品格,即是宽容。对于那些存在严重社会问题,又急需寻找未来的国家来说,曼德拉无疑是北斗七星。

中国已派国家副主席吊唁,在对外历史上,亦算是最高规格之类,显示了中国国内朝野和民间对于曼德拉的高度尊崇。从曼德拉染病至逝世期间,黄家驹演唱的《光辉岁月》。即成为两岸三地华人世界点唱最多的歌曲,这首当年为狱中曼德拉所写的致敬之曲,充分显示了曼德拉在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声望。

心有所想,方才托梦。不过,相对更为复杂的中国现实,托梦曼德拉,可能还不够,为此,早在多年前,罗天昊即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(@FT中文网)撰文,创建性提出中国社会和解的构想,呼吁中国建立一种“隔代宽恕”的社会和解机制。

相对南非,缅甸的社会和解,更值得中国借鉴。

1962年以来,缅甸都是由军人执政。1988年7月,因经济形势恶化,缅甸全国爆发了反抗军政府的风潮,持续数月,在此骇浪惊涛中,昂山素季乘势崛起,成为反对派的领袖人物。
1989年,军政府以煽动骚乱罪软禁昂山素季。此后21年间,昂山素季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于寓所中15年。直到2010年11月13日才获释。漫长的囚禁生涯,使昂山素季成长为“缅甸的曼德拉”。

作为缅甸反对派的领袖,昂山素季不是一个人的对手,而是好几代领导人的对手。1988年,执政的尼温将军在全国的示威浪潮中下台,既起的苏貌接管全国大权,继续坚持一党专政,由此,缅甸国内反对声此起彼伏,昂山素季赫然成为苏貌的心腹之患。也正是在苏貌当政时期,昂山素季身陷囹圄。其后,1993年苏貌因病退位,继起的丹瑞大将,仍然坚持军政府路线,由此,昂山素季亦成为丹瑞时代的主要反对势力,1996年和2000年,昂山素季又几度被软禁。

昂山素季结束囚禁生涯的时机,非常耐人寻味。2010年11月7日,缅甸二十年来的第一次大选结束,在计票结果公布前夕,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。此种有深意。当时的军政府最高领袖丹瑞,其实也洞察到缅甸的未来,也愿意作出改变。但是,又必须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。如此,等大局已定,自己退隐,新人上台之后,再放出昂山素季,既彻底放下历史包袱,亦给各派一个公平的机会。

在全球历史上,政治家得势后对竞争对手的清算,往往比较残酷,丹瑞的忧虑从惯例上来说其实亦合乎情理。尽管他曾警告过昂山素季,不要挑战选举的结果,但是,他肯在双方都在世的时候交出权力,亦是个人对国民的巨大交代。而事实上,昂山素季在解除软禁后的首次全民演讲中,亦强调她“不会憎恨任何人”。

新上任的总统吴登盛是缅甸的新式人物,其军政生涯既稳健有为,深得丹瑞等老牌人物的赏识,同时,他亦更务实灵活,这也是丹瑞对其放心交权的原因。既可保护既得利益,又堪托付未来,带领缅甸走向新时代。吴登盛的崛起,不仅是靠对丹瑞等势力的忠诚,其个人才干人品格,也确实有杰出之处。吴登盛在2008年缅甸热带风暴中多次亲临灾区,赢得了巨大声望,同时,他军方阵容中,他属于开明派,吴登盛在总理任上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实现了国家经济的较快发展。缅甸GDP增长率连年破十。

与丹瑞不同,作为新一代的领袖,吴登盛与昂山素季并无直接对手关系,由此,他们之间更方便对话与和解。吴登盛当选总统之后,曾派遣联邦部长四次与昂山素季对话,并在2011年的8月亲自单独会晤昂山素季,对于昂山素季未来走向政治舞台中心,吴登盛大开绿灯,推动修改《政党注册法》,取消了对政治人物从政的限制条款,近日昂山素季与民盟的在体制内合法崛起,即由此奠定。不仅如此,吴登盛还发布大赦令,提前释放了200多名“政治犯”。

某种意义上说,吴登盛和昂山素季一起,启动了缅甸现代化的大门。正如当时的非国大主席曼德拉与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样。

这种模式,对于三方政治势力,都是一种解放。

事实上,有些时候,一些强权政治人物,并非看不到历史大势,亦并非不能洞察民心向背,但是,是否顺应民意,放权让位,却存在诸多顾虑。丹瑞在位时,曾大规模处决和劳教异见人士,甚至一度到了镇压僧侣的地步,但是,近十年以来的缅甸社会进步,没有丹瑞的首肯与推力,亦难以奏效。2003年,丹瑞即主导推进民主进程的“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”,2008年,缅甸全民公决通过了《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》,规定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制度等。2010年缅甸总统大选之后,丹瑞在公开场合,已经几乎不在干预政治和社会事务了。

新旧时代的交替之际,强力人物的选择,往往影响未来历史的走向,向前一步,还是退后一步,就在一念之间。能否给予强力人物适当的生存空间,又不至于让其巨大的身影遮蔽未来时代的阳光,考验一个国家的智慧与气度。

同样,强力人物在预期自己不会被清算的情况下,亦会对于未来发展的多样性,更加宽容与开放,虽然新旧交替时代的到来,往往以老一代领袖的退出为标志,但是,在退出之前,开启未来之门,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而非骂名,其实也是老一代领袖的更理性和选择。

在此情况下,脱胎于旧的权力体系,同候又具备革新思维,能够为各方势力所接受的新兴实力派,将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团结纽带。他具有旧派势力所赋予的权力“正统”性,由此不担心内外部权力挑战,而由于与异见人士没有直接的冲突,没有历史包袱,亦容易为广泛接受。从目前的效果看,吴登盛尚不负众望。

在这种格局中,由于传统强力人物已退出,反对派领袖失去了直接的抗争对象,而新兴实力派的相对开明,局势变得不一定非要通过剧烈的暴力,由此,反对派领袖亦可以实现个人命运的“软着陆”,昂山素季的获释,可谓是缅甸国势转变的标志。

这种模式,可以暂称之为“隔代宽恕”,强权人物在位时,预留了双方的空间,而等待新起者上台后,再启动大赦程序,获得双方的妥协与和解,一起为新时代的到来而努力,获得个人命运的软着路,以及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共识。

日照四方,唯亚洲部分地方尚处于威权政治的阴影下,暴力革命的血腥,使很多有意萌生退意的领袖和利益集团存在诸多顾虑,实际上,不仅是缅甸,这种“隔代宽恕”的模式,对于众多亚洲平稳地完成国家的转型,意义重大。

初冬降临,在冬天的山巅,透出春的气息,回望中国,大地充满生机。

近年来,国内在很多问题上,都逐步解禁,如,肯定国名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正面作用,寻找远征军健在老兵,建立腾冲,衡山抗日烈士陵园,乃至为台儿庄无名烈士抬棺安葬。甚至充满了溢美之词的关于蒋介石的各种官方传记,亦在大陆开始流行,这些变化,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宽容,求真和勇气。

在内部政争问题上,国内也逐步开放了禁忌。张国焘和林彪两大最有争议的人物,近年都获得了更为客观的评价,而四人帮中几大领头人,除江青自杀外,其他人也获得了类似特赦一样的待遇,甚至陈伯达的传纪都已经出版。

建国以来,中国实际是分为两个时期,即毛泽东时代,以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时代。前者已经彻底终结,而后者尚在进行中。毛泽东时期距今三十余年,且经历了三四代的代际传承,恩怨是非与当世之人相隔遥远,故政治宽恕亦相对容易。除文革未被官方系统性反思外,大部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,基本都已经盖棺论定。

由此,隔代宽恕的迫切性,更体现在后一个时期。

改革开放以来,虽然中国总体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主,但是亦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,无论革命时代还是改革时代,社会的进步,总是伴随着纷争,无论对待这种不同的利益与主张的分歧,考验了一个时代,一个民族,一个政党的政治智慧与政治气度。
自邓公已后,中国已经经历了几代,很多政治事件,已经于当事人的切身关系越来越远了,理应以更为超脱的眼光,带领中国进入更为宏大的世界。由此启动“隔代宽恕”的时机逐步成熟。作为大国,中国政治家的气度,更应该值得期待。十八大之后的后来者历史负担更少,亦需更为开放大气。

或许,我们并不要求“中国的曼德拉”,但是,我们更需要一个“中国的吴登盛”。

頂部
hrs
註冊會員
Rank: 1


UID 17
精華 8
積分 80
帖子 2135
閱讀權限 10
註冊 2010-7-5
用戶註冊天數 5062
用戶失蹤天數 2295

113.96.228.161
發表於 2013-12-13 13:14  資料 私人訊息 
流浪者_c7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
2013/12/13 10:48:45

http://club.kdnet.net/dispbbs.asp?id=9698903&boardid=1&page=3&uid=&usernames=&userids=&action

就说党内吧,历史上无数次的路线分歧和斗争,那回不也是招招见血,回回要命。纵观华夏的封建社会都是如此。不由的想到: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怎么就没有这么残酷的路线斗争呢?他们也有政治分歧,但都没有影响到国家的进步和百姓的民生。这是因为他们的政治、社会体制科学、进步、高效而呈现出的优越性。我们取得今天的经济成绩,也正是因邓的改革借用了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。但由于改革不彻底,遗留了政治上的腐朽。


封建了三千年的中国,是否有反思自己的勇气;是否还要在社会主义伙伴越来越少的国际环境中一意孤行!看看一个小国缅甸总统吴登胜的政治胸怀,就知道“大国”的渺小。不管中国乐意不乐意,是脓包就一定会溃烂。这是维物的自然规律。只是早晚的问题。
頂部